
家电维修市场乱象(家用电器维修费一年涨了25%警惕其中有猫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里的电器也越来越多,家里电器维修,成了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要是遇上维修点技术不合格、乱维修、乱收费等情况,对家电维修一知半解的消费者们就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下面我们带您揭开:家用电器维修费一年涨了25%原因和其中的“猫腻”。
案例:
很多市民发现,这一两年来买电器真心比好几年前便宜不少,但是家里要是坏个电器,那修起来花的钱还真是让人心疼。近日,南京市鼓楼区物价局走访区内300多家家电维修单位发现,维修服务费一年内涨了两次,涨幅平均达到25%,高的可达50%。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石小磊
换个空调遥控器竟要140元
今年7月份,南京市民李先生发现,家里空调经过一个春天没开之后,遥控器失灵了,太阳晒了、暖风机吹了都没用,这下只能找售后服务点维修了。给维修点打过电话后,对方建议更换一个新的遥控器,但需要从外地调货,具体价格等调货后告知。几天过后李先生被告知,这只遥控器需要100元左右,再加上40元的上门服务费,一共得支付140元左右。因为担心寄来一只坏的又麻烦,李先生只好答应总共花140元,请师傅上门试一下。师傅上门后把新的遥控器交给李先生,并装上电池试了一下,空调就打开了。这让李先生暗自有些不服气:这钱赚得也太容易了。
像李先生家一样,现在许多城市家庭都有很多家用电器,而这些电器不少都进入了“更新换代期”,越发使得家电售后服务的问题凸显出来。
一年来维修价格涨了25%:
为了全面调查家电维修价格的变化情况,近期,鼓楼区物价局监测人员对区内大大小小三百多家家电维修服务单位进行了一次摸底。
调查发现,目前家电维修市场的收费项目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服务性收费,二是维修费,三是材料及其它费用。近两年来原器件材料和人员工资普遍上涨。去年6月以来,这些被调查的维修单位普遍涨价2次,平均涨幅达到25%以上。比如空调充氟去年最低是60元,今年最低是80元,涨幅达到30%;小家电饮水机维修费,去年是25元,今年是30元,涨幅达到20%;修台平板彩电去年的价格还在300元以下,今年已经达到330元;油烟机清洗去年35元今年涨到了40元;还有如维修空调时更换的压缩机和传感器等材料价格涨幅达50%。
这维修费里,有没有“猫腻”?
猫腻一、招贴留一次性电话号
很多消费者会选择社区、楼道、家门口上的小招贴上面的维修点。然而,为了避免承担售后纠纷风险,很多家电维修点会采取“一锤子买卖”。他们印在小招贴上的电话号经常变更,修完一次后下次再打,很可能就打不通了。就算打通,如果是好事(比如,还有其他家电需要维修),他便答应下来。而如果是坏事(比如上次维修完后,没多久又坏了),他就会说是你打错电话了。
对于这种情况,要是需维修的项目不属于“三包”范围内的,消费者应该找厂家指定、授权、或者有售后保障的维修点。
猫腻二、偷梁换柱、以次充好
一般的家电维修门店同时也回收旧家电,把几十块钱回收来的旧家电进行拆解后,将旧的零部件扫扫灰,用新的包装袋密封后就可以当新的卖了。按照回收价的比例,一个旧彩电的电路集成块也就1块钱,但是充当新的卖就可以卖到200元。而所谓“偷梁换柱”,就是在维修时偷偷把客户电器上的好零件换下来,换上廉价的或从旧电器上拆下来的零件。
其实,任何家电维修都可以在1小时内完成,消费者不要听信维修工所说的“明天再来取”等托词,应坚持在店里等待,盯住维修全过程。
猫腻三、无中生有、小题大做
由于大多数消费者不懂家电的维修,这就给修理工们留下随意“发挥”的空间。比如说按下家电开关,如果电器不工作,这可能会是10多种原因造成的。明明是开关本身坏了,花10块钱换一个就好了。有些修理工可能会告诉你是集成电路板坏了,维修费得200块钱。甚至,有些修理工面对一些老年的客户时,还会无中生有。明明是电脑显示屏的开关没开导致屏幕不亮,硬要说机器的主板坏了。
所以,在维修家电前,可多找两家分别对故障进行检测,一来可从中得知真正的故障所在,二来也可以对比价格。
人们都说买房、买车,可是在买房、买车之后还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额外费用呢?买房,需要装修、交物业费、还要公摊一部分的面积;买车,需要洗车、给车买保险、安装车座等,这些费用并不仅仅是一次两次就够了。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装修那件事。
说起装修,人们第一个想法肯定是装修太累了,所以大多数家庭喜欢让别人装修,自己只负责付钱。不过还有一些家庭也会选择自己看着装修,主要是害怕出现意外情况,那么在装修的时候我们对于家电的装修该如何踩雷呢?
外来的“锅”
我们应该看过这样一个小品,装修公司上门装修的时候,是按“锤”付钱的,小锤一锤50元,大锤一锤80元,这就可以想象我们装修的时候有多少坑在等着我们跳呢!一方面是我们对于家电装修根本就没有技巧,家电的装修并不像我们换个灯泡那样简单,家电装修的许多步骤和方法我们是不了解的,我们也就不能自己去对家电进行组装。
除此之外,我们在进行家电装修的时候也需要提前进行选购,之后还要联系相应的工作人员送货上门,家电这些属于高档耐用品,在运输的过程中也是磕不得碰不到。那送货上门也是需要花费额外的费用的,我们不算还好,如果我们深算的话,家电装修是有许多“坑”,而且这些坑是我们不得不跳的,“锅”也是不得不背的,我们想要装修的也只能把牙往肚子里面吞。
消费心理的影响
过去常有物以稀为贵一说,到现在也有,但是现在与过去情况不一样的是,现在科技发展迅速,产品更迭速度快,即使有些产品贵了,但是很快价格就会降下来。基于这种情况有很多家庭会选择迟几天买自己想要的那一款家电产品,有的家庭还会和家电公司搞价钱,尽量降低价格,少一些装修成本。
当然,有的家庭他们更加注重品牌,不是知名品牌不会买,不是高档品牌不会要,但是他们忘记了买家电的根本作用是为了使用,如果只看中品牌的话,买家电是没有太大作用的。相反,有的家庭他们喜欢小众品牌,原因是,小众品牌买的人相对较少,同等价位下,可以买一个质量相对较好的家电,如空调、冰箱等等。
其次,有的家庭还喜欢追逐时尚,只要出了新的款式,他们就会去买一个最新的,然后把自己原有的低价出售或者是直接卖给别人不要了。种种原因,顾客消费心理的影响 也是给自己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价格战的影响
近些年来,各类产品品牌层出不穷,既给社会带来了活力,还增加了消费者选择的多样性。可供人们选择的产品越来越多,同一种产品也有不同的商家、企业,同行竞争激烈。
行业内部的竞争,必然导致产品价格的变动,商家为了更好的获得市场效益,就需要降低产品价格,虽说这对消费者来讲是好的现象,但是这也让其他连锁产业有了可乘之机。
就拿装空调来讲,之前打洞、支架都是不需要钱的,但是自从价格战打响之后,这些就需要消费者自己再付钱了,属于人工费中的一项,表面上看着我们消费者是获得了优惠,但深层次我们还是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总之,不管是哪方面的装修,都是有很大的“坑”的,我们在家电装修以及其他方面装修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提前跟相关公司交涉好,不要让他们“钻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