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一烂尾楼业主自筹千万复工,团结的力量与创新的智慧
在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有一片曾经被遗忘的土地——蓝谷小镇低层区,这个原计划打造为高端别墅区的项目,在2019年满怀希望地破土动工,由于开发商资金链的断裂,项目在2021年被迫停工,成为了一片令人心痛的“烂尾楼”,面对这一困境,购房业主们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团结一心,自筹千万资金,让这片沉睡的土地重新焕发了生机,这一壮举不仅为业主们带来了希望,也为全省乃至全国破解类似困局提供了一条可复制的经验。
烂尾楼的困境与业主的无奈
蓝谷小镇低层区的烂尾,给购房业主们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和损失,长时间的停工,导致小区已建成部分因自然风化、水土流失等原因出现了损毁风险,若不能及时复工交房,业主们的损失将进一步扩大,作为破产债权人,购房业主们有尽快收房止损的强烈需求,但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和法律保障,问题迟迟未能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业主们经历了从期待到失望,再到绝望的心路历程,他们多次找相关部门询问,但均未得到准确回复,面对开发商的破产重整和缺乏剩余可售资产的现状,引入外部融资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保交楼政策也未能惠及别墅区建设,业主们陷入了深深的困境。
创新模式的提出与业主的自救
就在业主们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株洲中院”)为他们带来了一线希望,去年5月,株洲中院创造性提出了业主自筹共益债模式,为复工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共益债是指在破产程序中为全体债权人利益而产生的债务,通常具有优先清偿顺位,株洲中院指导管理人、购房业主集思广益,反复研究,起草了业主自筹共益债借款协议,厘清了购房业主(共益债债权人)与破产管理人、破产债务人之间的共益债权利义务关系,这一创新模式的提出,不仅为业主们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也为复工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
业主自筹共益债毕竟是新生事物,相应的共益债借款协议缺乏先例参考,为了确保业主自筹共益债的偿还预期,株洲中院将蓝谷小镇低层区内的应收账款等资产作为共益债借款担保,这一举措既保障了业主的资金安全,也为复工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府院联动与业主的热情参与
在株洲中院的指导下,“府院联动”机制也在积极发力,为保障业主的收房办证预期,株洲中院指导管理人配合渌口区政府相关部门,争取烂尾楼拯救场景下的验收办证优惠政策,这一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激发了业主们参与自救的热情。
在多方支持、配合下,业主们纷纷响应号召,积极参与自救,他们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业委会,并实现了高度自治,业委会成员们不辞辛劳,奔波于各个部门之间,为复工事宜奔波操劳,在他们的努力下,96户业主筹资1143万余元,用于B、C、D区域的后续施工,剩余A区66户业主已筹集617.5余万元,E区24户已筹146.24万元,预计也将尽快动工。
复工的艰辛与业主的坚持
复工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蓝谷小镇低层区涉及业主众多且情况各异,实现自筹公益债后,后续环节产生纷争的风险也较大,为了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株洲中院指导管理人全力配合购房业主委托律师开展尽职调查,并支持业主委托造价公司编制工程预算,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工程预算大幅度核减,挤出了造价水分,在资金层面极大地降低了矛盾化解难度。
经过多方努力,蓝谷小镇低层区终于在2025年3月9日迎来了复工的喜讯,这一天的到来,对于业主们来说意义非凡,他们不仅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家重新焕发生机,更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和创新的智慧所带来的巨大改变。
启示与借鉴
蓝谷小镇低层区业主自筹千万复工的故事,不仅为业主们带来了希望,也为全省乃至全国破解类似困局提供了一条可复制的经验,这一成功案例告诉我们:
- 团结就是力量:面对困境时,只有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才能战胜困难,业主们的团结自救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 创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株洲中院提出的业主自筹共益债模式是一种创新之举,为复工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这一模式的成功实践表明,创新是破解难题的有效途径。
- 府院联动机制的重要性:在解决烂尾楼问题时,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至关重要,株洲中院与渌口区政府的紧密合作,为复工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蓝谷小镇低层区业主自筹千万复工的故事是一曲团结与创新的赞歌,它告诉我们:在困境面前,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勇于创新、寻求支持,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迎来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