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吒2配音演员起诉配音公司,揭开配音行业背后的辛酸与维权之路
在光鲜亮丽的影视产业背后,有一群默默无闻却至关重要的工作者——配音演员,他们用自己的声音为角色赋予生命,让观众在银幕上感受到情感的共鸣,配音行业并非外界想象的那样充满机遇与荣耀,许多配音演员,尤其是初学者,往往面临着收入不稳定、权益受侵害等问题。《哪吒2》的配音演员“兔七”(化名小孟)就因不满前雇主成都声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声娱文化”)的种种不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法律途径维权,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公众对配音行业的关注,也让我们有机会深入了解这一行业的现状与困境。
事件回顾
2025年2月25日晚,小孟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了一段视频,控诉声娱文化压榨配音练习生、无正当理由将她开除以及拖欠工资等问题,小孟的维权之路,始于她2021年9月作为配音练习生入职声娱文化,当时,公司承诺提供培训及五险一金等福利,但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作为练习生,小孟每天需坐班8小时,收入仅靠录音提成和考勤补贴,有时甚至需要自费贴钱上班。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小孟终于在2023年12月通过了转正考核,成为了一名正式的配音演员,开始有了底薪和五险一金,好景不长,2024年3月,在她顺利通过三个月的试用期后,却从内部得知配音演员不再有晋升通道,她可能又要重新做回每月一两千、没有五险一金的配音练习生,签约费也没了着落。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小孟于2024年3月25日主动找声娱文化的两位老板进行了沟通,但对方却以信息不对称产生的误会为由进行搪塞,仅仅两天后,小孟就接到了公司开除她的通知,理由是她没有通过试用期,更令她气愤的是,公司要求她签署一份只保护公司利益、对她个人没有任何好处的解约合同。
被开除后,小孟试图通过与公司协商赔偿金来解决问题,声娱文化综合部负责人给出的预期赔偿金仅为半个月工资,即几千元,远低于她的预期,在咨询律师后,小孟表示她的预期赔偿金是五六万元,但公司对此没有回复,随后,她在没有接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被移除出了公司大群和企业微信。
虽然被公司告知不用上班,但小孟手中仍有未处理完的工作,她以棚外老师的身份继续完成录音,结果却没有拿到相关报酬,她打电话去询问,公司却以客户没有付款为由进行推脱,无奈之下,小孟选择了申请劳动仲裁,并起诉到了法院,一审已经进行了庭审,案件仍在审理中。
配音行业的现状与困境
小孟的遭遇并非个例,而是配音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的缩影,配音行业作为一个相对小众的领域,其市场规范、行业标准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之处,许多配音公司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往往会对配音演员尤其是初学者进行压榨和剥削。
配音演员的薪酬体系极不合理,许多配音演员的收入主要依赖于录音提成和考勤补贴,而底薪往往微薄甚至没有,这使得许多配音演员在面临生活压力时不得不接受低薪甚至无薪的工作机会,配音演员的权益保障也严重缺失,许多公司不与配音演员签订劳动合同或签订不平等的劳动合同,导致配音演员在维权时面临诸多困难。
配音行业的晋升通道也极为有限,许多配音演员即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时间成本,也难以获得更高的职位和更好的待遇,这使得许多有才华的配音演员不得不选择转行或放弃这一职业。
解决方案与建议
针对配音行业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解决和改善。
政府应加强对配音行业的监管和规范,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明确配音演员的权益保障和薪酬体系标准,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配音演员的合法权益。
配音公司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与配音演员签订平等、公正的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提高配音演员的薪酬水平和福利待遇,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
配音演员自身也应加强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认真阅读合同条款并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在面临权益受侵害时及时寻求法律援助和维权途径;同时积极参与行业组织和交流活动,共同推动配音行业的健康发展。
我们还需要加强对配音行业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配音行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吸引更多有才华的年轻人加入这一职业,通过举办配音比赛、培训班等活动,为配音演员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和学习平台。
《哪吒2》配音演员起诉配音公司的事件虽然是个案,但它却揭示了配音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关注和支持配音行业的发展和进步,通过加强监管和规范、提高公司自律意识、加强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以及加强对配音行业的宣传和推广等措施,我们可以共同推动配音行业走向更加繁荣和健康的未来,我们也期待更多的配音演员能够在这个舞台上绽放自己的光彩,为观众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和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