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文桦

我国培育2300多个劳务品牌促就业

文桦 2024-11-23 22
我国培育2300多个劳务品牌促就业摘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就业问题,特别是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现,在这一背景下,劳务品牌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行业特征和技能特点的就业载体...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就业问题,特别是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现,在这一背景下,劳务品牌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行业特征和技能特点的就业载体,逐渐成为促进就业、推动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累计培育了2300多个劳务品牌,这些品牌不仅带动了大量就业,还显著提升了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劳务品牌的定义与特点

劳务品牌是具有鲜明地域标记、显著行业特征、过硬技能特点和良好用户口碑的劳务标识,这些品牌通过整合地域资源、提升劳动者技能、打造特色服务等手段,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并在市场上获得了广泛认可,劳务品牌的核心在于其能够带动就业、提升就业质量,并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1、地域特色:劳务品牌往往与特定地域紧密相关,如云南的“普洱咖啡工”、宁夏的“西吉绣女”等,这些品牌不仅代表了当地的特色产业,还通过品牌效应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行业特征:劳务品牌通常与某一特定行业或领域密切相关,如家政服务、餐饮服务、人力资源、养老服务以及新兴的机器人制造、智能互联网、航空等领域,这些品牌通过专业化的技能培训和服务,提升了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

3、技能特点:劳务品牌注重劳动者的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通过系统的培训和认证,使劳动者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从而能够在市场上获得更高的收入。

4、良好口碑:劳务品牌通过优质的服务和产品质量,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好评,形成了良好的市场口碑,这种口碑效应不仅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吸引了更多的劳动者加入,进一步扩大了就业规模。

劳务品牌的发展历程

我国劳务品牌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伴随着亿万农民外出务工的浪潮,各地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劳务品牌,这些品牌从最初的简单劳务输出,逐渐发展成为带动就业、促进产业发展的综合载体。

1、初步形成阶段: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各地开始涌现出各种劳务输出形式,这些劳务输出形式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劳务品牌,如“川妹子”、“陇原妹”等。

我国培育2300多个劳务品牌促就业

2、快速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家对就业问题的重视和劳务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劳务品牌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劳务品牌的发展壮大,劳务品牌也逐渐从传统的家政服务、餐饮服务等领域扩展到智能制造、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3、转型升级阶段: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务品牌开始进入转型升级阶段,各地通过加强技能培训、提升服务质量、打造品牌文化等手段,不断提升劳务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劳务品牌也开始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劳务品牌对就业和经济的促进作用

劳务品牌作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手段,对就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1、带动就业:劳务品牌通过整合地域资源、提升劳动者技能等手段,带动了大量就业,据统计,全国已累计培育了2300多个劳务品牌,带动就业近6000万人,这些品牌不仅为劳动者提供了就业机会,还通过提升就业质量,使劳动者获得了更高的收入。

2、提升就业质量:劳务品牌注重劳动者的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通过系统的培训和认证,使劳动者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这不仅提升了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还使他们在市场上获得了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3、推动产业发展:劳务品牌与特定行业或领域密切相关,通过品牌效应和产业链延伸,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云南的“普洱咖啡工”品牌不仅带动了咖啡产业的发展,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增长和乡村振兴。

我国培育2300多个劳务品牌促就业

4、促进乡村振兴:劳务品牌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提升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增强了乡村产业的就业能力,这不仅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乡村社会的全面振兴。

劳务品牌发展的政策支持与保障

为了推动劳务品牌的高质量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

1、政策引导: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和中办、国办出台的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等文件,都对劳务品牌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政策为劳务品牌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支持。

2、资金支持:政府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提供职业培训补贴、就业创业服务补助等方式,支持劳务品牌的发展,这些资金不仅用于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推荐,还用于品牌标准的制定和品牌信誉的提升。

3、市场对接:政府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组织劳务品牌与市场主体对接,集聚资金、技术、人才等发展要素,增强劳务品牌的内生发展动力和持续发展活力。

4、宣传推广:政府通过媒体宣传、品牌展示、交流研讨等方式,加大对劳务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这不仅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吸引了更多的劳动者加入和市场的关注。

我国培育2300多个劳务品牌促就业

劳务品牌发展的典型案例

1、“普洱咖啡工”:云南普洱市的“普洱咖啡工”品牌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咖啡主产区之一,通过系统的培训和认证,咖农们不仅提升了咖啡种植和加工的技能,还通过品牌效应获得了更高的收入。“普洱咖啡工”已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带动了咖啡产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

2、“西吉绣女”:宁夏西吉县的“西吉绣女”品牌是当地传统民间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发展,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培训,当地妇女们掌握了刺绣技艺,并通过品牌效应获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西吉绣女”已带动5000余人就业创业,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3、“巴渝大嫂”:重庆的“巴渝大嫂”品牌是家政服务领域的知名品牌,通过系统的培训和认证,农村妇女们掌握了家政服务的专业技能,并通过品牌效应获得了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巴渝大嫂”已成为当地家政服务行业的领军企业,带动了家政服务产业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

劳务品牌作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手段,对就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我国将继续加强劳务品牌的建设和发展,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市场对接和宣传推广等措施,推动劳务品牌的高质量发展,还将加强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提升劳务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