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膜建筑,面积计算的探讨与实践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与结构形式层出不穷,气膜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形式,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体育场馆、展览中心、仓储物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关于气膜建筑是否应当计算面积以及如何计算的问题,成为了行业内外讨论的热点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气膜建筑的特点、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实际案例,探讨气膜建筑面积计算的原则与方法。
一、气膜建筑概述
气膜建筑,顾名思义,是指采用高强度柔性膜材作为覆盖材料,并依靠内部气压差来维持其结构稳定性的建筑物,这种建筑形式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轻量化:相较于传统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建筑,气膜建筑自重轻,对地基要求低。
2、施工快速便捷:气膜建筑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安装搭建,大大缩短了建设周期。
3、节能环保:高反射率的膜材能有效减少太阳辐射热量吸收,降低空调能耗;其密闭性良好,有利于保持室内温度恒定。
4、灵活性强:气膜建筑可拆卸、易搬迁,适用于临时性或季节性使用需求。
二、国内外气膜建筑面积计算标准
在探讨气膜建筑面积计算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国内外对于该类建筑的面积认定情况。
(一)国内标准
目前尚无专门针对气膜建筑的面积计算规范,根据《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13的规定,凡是在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范围内的空间均需计入建筑面积,从理论上讲,如果气膜建筑具备完整的封闭空间,则应按照其外围尺寸计算面积,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气膜建筑特殊的结构形式和使用功能,具体执行时还需结合项目所在地的地方政策及规划部门要求进行灵活处理。
(二)国外经验
在国外,部分国家和地区已开始逐步探索并建立气膜建筑面积计算的相关标准,在美国,《国际建筑规范》IBC明确规定:“如果气膜结构提供了足够稳定的支撑以保护人们免受天气影响,并且能够安全进入,则视为‘永久性结构’,应计算其占地面积。”加拿大、日本等国也有类似规定。
三、气膜建筑面积计算的实际考量因素
尽管各国在气膜建筑面积计算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而言,以下几点因素将直接影响最终结果:
1、使用性质:不同用途的气膜建筑其面积计算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如用于商业经营的气膜场馆通常会严格计算建筑面积以作为计费依据;而作为临时设施的气膜帐篷则可能不纳入统计范围。
2、结构稳定性:是否拥有足够的固定装置和基础系统来确保建筑长期稳定存在,是判断其是否需要计算面积的重要依据之一。
3、法律地位:在某些地区,只有经过相关部门审批认可的气膜建筑才会被正式计入建筑面积,在项目实施前应充分咨询当地主管部门意见。
四、案例分析——某市体育公园气膜体育馆面积计算
为更好地理解气膜建筑面积计算的具体操作流程,本文选取了一例典型项目进行深入剖析。
某市体育公园计划新建一座用于承办各类赛事活动的气膜体育馆,根据设计图纸,该馆整体呈椭圆形,长轴方向跨度达80米,高点处高度约25米,考虑到场地有限,项目方希望尽可能减少占地指标负担,为此,在报批阶段,就气膜体育馆面积问题与规划部门进行了多轮沟通。
双方达成一致意见:鉴于该气膜体育馆具备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和功能配置,同意将其按照常规建筑标准计算建筑面积,并给予一定比例的优惠减免,这样既保证了项目的合法合规性,又兼顾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结论
虽然现阶段对于气膜建筑面积计算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但通过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调整优化,仍可以实现合理有效的面积界定,未来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相信气膜建筑这一创新建筑形式将在更多领域得到推广普及,成为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变化,我们应始终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探索适合本土国情的新思路新模式,推动气膜建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也期待国家层面能够尽快出台更为明确具体的指导文件,为气膜建筑面积计算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