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亚迪因起火风险召回近10万辆车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和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宣布了一项重大召回计划,决定自2024年9月30日起,召回近10万辆存在起火风险的电动汽车,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比亚迪对消费者安全的重视,也再次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推向了公众视野。
召回背景与规模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公告,比亚迪此次召回行动涉及两个主要车型:海豚和元PLUS,具体而言,召回范围包括2023年2月4日至2023年12月26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国产海豚、元PLUS电动汽车,共计87762台;以及2022年11月2日至2023年6月19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国产元PLUS电动汽车,共计8952台,总计召回车辆接近10万辆,规模之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属罕见。
起火风险与原因
比亚迪此次召回的原因,主要聚焦于电动助力转向管柱总成(CEPS)控制器的制造工艺问题,据官方通报,部分车辆在制造过程中,设备工装上盖板关闭时与控制器电路板上的电容器发生了干涉,导致电容器表面产生了微裂纹,这些微裂纹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逐渐扩大,进而引发短路现象,短路不仅会导致电容器过热烧蚀,更有可能引发火灾,对车辆及乘客构成严重的安全风险。
应对措施与解决方案
面对这一安全隐患,比亚迪迅速响应,制定了详细的召回计划,公司决定委托全国范围内的比亚迪授权经销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加装控制器绝缘垫片,这一措施旨在通过物理隔离的方式,防止电容器与工装上盖板直接接触,从而避免电容器受损,从根本上消除起火风险,比亚迪的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企业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也展现了其对消费者安全的高度负责。
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的反思
比亚迪此次召回事件,再次引发了业界和公众对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的关注,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其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据央视网报道,过去六年中,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频发,且多集中在夏季高温时段,从车辆外部见到明火到驾驶室起火,平均间隔时间仅有64秒,这一数据令人触目惊心。
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电池热失控、充电不当、底部碰撞等多个方面,电池热失控是最主要的起火诱因之一,动力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温度上升不可控,一旦触发热失控现象,便有可能引发火灾,不当的充电行为、底部的托底或剐蹭、长时间的泡水等,也都可能加剧电池热失控的风险。
行业应对与未来展望
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挑战,企业和政府都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企业方面,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正加快技术迭代,致力于提升电池在各种极端情况下的稳定性,他们也在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减少因制造缺陷导致的安全隐患,政府方面,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正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安全强审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以更严格的标准规范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标准的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将得到显著提升,消费者也应提高安全意识,正确使用和保养新能源汽车,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用车环境。
比亚迪因起火风险召回近10万辆车的举措,不仅是对消费者安全的负责,也是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次警醒,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其安全问题,只有确保每一辆新能源汽车都能安全上路,才能让新能源汽车产业真正迎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