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最大居民小区宣布炒掉物业,一场关于居住品质的深刻变革
上海康城:一场由居民主导的物业变革风暴
在上海这座繁华都市的心脏地带,一场关于居住品质的深刻变革正在悄然上演,上海最大的居民小区——上海康城,通过业主大会的投票表决,正式宣布不再续聘在管物业服务企业(深圳碧桂园盛孚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这一决定迅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议,这不仅仅是一个小区内部的物业更替,更是对现代城市治理和物业管理模式的一次大胆质询与探索。
事件背景:积年累月的不满与失望
上海康城,作为沪上最大的单体开放式社区,占地面积达1平方公里,规划建筑面积207.73万平方米,拥有286栋高层住宅,规划户数12500户,实际居住人口约3.6万人,自2013年起,碧桂园物业便进驻该小区,为居民提供物业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区居民对物业服务的满意度逐渐下降,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据上海康城第五届业主委员会发布的公告显示,今年4月,业委会针对小区问题向碧桂园物业提出了详细的整改意见,但并未看到明显的改进,居民们对物业服务的投诉主要集中在工程维修、保洁、保安、绿化、客服以及维保维修费用等多个方面,工程维修项目存在重复提交、过度维修、报价过高等问题;公共区域垃圾清扫不及时,楼道清洁不到位;保安巡查不足导致车辆被贴低俗小广告,交通疏导预案缺失;绿化养护不力,黄土裸露现象严重;维保维修费用支付不及时,业主大会维修资金被长期滞留等。
业主大会的决策:民主与公正的体现
面对居民的强烈不满,上海康城第五届业主委员会于8月25日下午召开了2024年第二次业主大会,经过全体业主的投票表决,最终决定不再续聘碧桂园物业,此次投票表决的总投票权数为12152票,总发放票数相同,反馈票数达到8495票,同意不续聘票占专有部分业主总人数比例近76.94%,占专有部分建筑总面积比例77.07%,这一结果充分体现了业主大会的民主与公正,也彰显了居民对改善居住环境的迫切需求。
政府部门的回应: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对于上海康城炒掉物业的事件,闵行区莘庄镇政府迅速作出回应,表示将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听取和尊重广大业主的意见,政府管理部门的介入,不仅为事件的顺利解决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体现了政府对居民权益的高度重视。
在物业更替的过渡期内,现有物业公司仍将继续按照既定标准和物业服务价格为小区提供各项服务,上海康城业委会已经开始着手新物业公司的选聘工作,通过连续召开多场意见听取会,广泛征集业主们的意见和建议,以确保选聘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物业管理的现状与反思
上海康城炒掉物业的事件,再次将物业管理的问题推向了公众视野,物业公司作为居民生活的守护者,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居住体验和幸福感,在现实生活中,物业公司往往因为管理不善、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而引发居民的不满和投诉,这背后既有监管不力的原因,也有商业模式本身的缺陷。
物业公司需要加强自身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政府管理部门也应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物业服务,居民也应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和物业管理工作,共同维护良好的居住环境。
未来展望:构建和谐的社区环境
上海康城炒掉物业的事件虽然引发了一系列争议和讨论,但也为物业管理行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随着法律法规的完善、科技手段的应用以及社区意识的觉醒,物业管理将迎来新的变革和发展机遇。
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小区能够像上海康城一样,通过民主决策和公开透明的程序来选聘和更换物业公司,我们也期待物业公司能够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管理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物业服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构建一个和谐、宜居、美好的社区环境。
上海康城炒掉物业的事件虽然只是城市治理中的一个缩影,但它所反映出的问题和挑战却具有普遍性和深远意义,它迫使我们正视现有问题,更激励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城市治理结构、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创造更加美好的居住环境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