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歆钥

男子165万租服务器挖矿被骗,一场法律与道德的双重警示

歆钥 2024-08-18 56
男子165万租服务器挖矿被骗,一场法律与道德的双重警示摘要: 在当今这个数字化时代,虚拟货币如比特币等已成为不少人眼中的“金矿”,而“挖矿”作为获取这些虚拟货币的主要方式之一,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这背后隐藏的风险与陷阱同样不容忽视,湖南...

在当今这个数字化时代,虚拟货币如比特币等已成为不少人眼中的“金矿”,而“挖矿”作为获取这些虚拟货币的主要方式之一,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这背后隐藏的风险与陷阱同样不容忽视,湖南省长沙市中级法院发布的一起典型案例,就为我们揭示了这一领域的复杂性与危险性——一名男子因轻信他人,花费165万元租服务器进行“挖矿”,最终却落得被骗的下场。

案件回顾:高额投资换来一场空

原告罗某与被告湖南某公司之间的故事,始于2021年5月,在那个虚拟货币热潮涌动的时期,罗某被“挖矿”的高额收益所吸引,决定投身其中,他与被告公司连续签订了三份《服务器设备及软件系统代购服务合同》,约定由被告公司为其提供5台服务器,总价高达165万元,合同中,被告公司还承诺“挖矿”收益不低于全网平均水平,并承诺如因技术问题造成损失,将由公司承担。

合同签订后,罗某按约支付了全部款项,却迟迟未能收到服务器设备及软件系统,更别提任何投资收益了,面对这一困境,罗某不得不将被告公司及其实际所有者范某告上法庭,要求解除合同并赔偿损失。

法律裁决:合同无效,退款162万

男子165万租服务器挖矿被骗,一场法律与道德的双重警示

长沙市天心区法院经过审理后认为,原被告双方签订的合同因违背公序良俗而无效,这一判断基于两个核心点:一是“挖矿”活动的高能耗、高排放特性,严重违背了国家关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政策导向;二是此类活动还可能影响金融安全等社会基本秩序,不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

男子165万租服务器挖矿被骗,一场法律与道德的双重警示

法院还指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任何法人、非法人组织和自然人投资虚拟货币及相关衍生品,若违背公序良俗,相关民事法律行为将被视为无效,且损失需自行承担。

男子165万租服务器挖矿被骗,一场法律与道德的双重警示

法院最终判决被告公司需向罗某返还已收取的165万元中的162万元(扣除因租用机柜产生的6万元费用,双方各承担3万元),被告范某则对其名下公司承担的给付义务承担连带偿还责任,被告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但长沙中院二审维持了原判。

男子165万租服务器挖矿被骗,一场法律与道德的双重警示

案件启示:投资需谨慎,法律红线不可触

男子165万租服务器挖矿被骗,一场法律与道德的双重警示

这起案件不仅为罗某个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为广大投资者敲响了警钟,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投资虚拟货币及“挖矿”活动所蕴含的巨大风险。

男子165万租服务器挖矿被骗,一场法律与道德的双重警示

从法律层面来看,投资虚拟货币及相关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导向,任何违背公序良俗、影响社会基本秩序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投资者在做出决策前,务必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自己的行为合法合规。

男子165万租服务器挖矿被骗,一场法律与道德的双重警示

从经济层面来看,“挖矿”活动的高能耗、高排放特性使得其成本高昂且不可持续,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此类活动将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监管和限制,投资者应理性看待虚拟货币市场的波动和风险,避免盲目跟风、盲目投资。

男子165万租服务器挖矿被骗,一场法律与道德的双重警示

从个人层面来看,投资者应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在签订合同时,务必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对方资质和信誉情况;在支付款项时,应选择正规渠道、保留好相关证据;在遭遇纠纷时,应及时寻求法律帮助、维护自身权益。

男子165万租服务器挖矿被骗,一场法律与道德的双重警示

共筑绿色低碳生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男子165万租服务器挖矿被骗,一场法律与道德的双重警示

这起案件不仅是一起简单的经济纠纷案件,更是一次对高能耗、高排放项目的司法“亮剑”,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兼顾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应积极参与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建设和推广,共同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男子165万租服务器挖矿被骗,一场法律与道德的双重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