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登取消户口簿会致重婚?民政部权威回应
婚登取消户口簿:民政部详解重婚风险防控措施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流动性的显著增加,传统的婚姻登记制度面临着诸多挑战,关于取消户口簿作为婚姻登记必要材料的讨论尤为热烈,这一变革是否会导致重婚、骗婚等问题的频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民政部有关司局负责人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并给出了明确的回应。
背景概述
自2021年6月起,我国开始实施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标志着婚姻登记制度的一大创新,在这一政策下,当事人只需凭身份证和居住证即可在非户籍地办理婚姻登记,极大地便利了因工作、生活等原因异地居住的人群,这一变革也引发了关于取消户口簿作为婚姻登记必要材料的讨论。
取消户口簿的动因
民政部有关司局负责人指出,取消户口簿作为婚姻登记的必要材料,主要是基于人口流动的客观规律,旨在推动相关公共服务随人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性显著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异地工作和生活,按照现行规定,婚姻登记需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居民户口簿是其有效证明材料,这一规定给异地生活的居民带来了诸多不便,增加了他们的额外负担,取消户口簿的规定,旨在解决这一难题,使婚姻登记更加便捷高效。
重婚风险的防控措施
面对公众对于取消户口簿可能导致的重婚、骗婚等问题的担忧,民政部给出了详尽的回应和防控措施。
1. 实时在线登记与信息共享
目前,全国婚姻登记机关已基本实现实时在线登记、婚姻登记管理信息系统联网互通和婚姻登记数据及时汇聚,民政部婚姻信息数据库的现有数据,各地婚姻登记机关都能够做到实时查询使用,这种高度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为防控重婚、骗婚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2. 部门间信息共享
为确保公民身份信息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优化婚姻管理政务服务,2017年,民政部与公安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婚姻登记机关开展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信息共享工作的通知》,并专线联通了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通过这种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可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人口信息核验,有效防止重婚、骗婚等现象的发生。
3. 户籍证明的替代作用
在取消户口簿作为婚姻登记必要材料的同时,民政部也明确,如果当事人无法出具居民户口簿的,可以凭公安部门或有关户籍管理机构出具的加盖印章的户籍证明办理婚姻登记,这一规定既保障了婚姻登记的便捷性,又确保了婚姻登记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离婚冷静期的引入与意义
除了取消户口簿的规定外,《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还新增了关于“离婚冷静期”的条款,这一规定旨在减少冲动离婚或草率离婚的现象,促进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
1. 离婚冷静期的具体规定
根据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原申请离婚登记的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婚姻登记机关应当终止离婚登记程序,这一规定为当事人提供了冷静思考的时间窗口,有助于避免因一时冲动而做出的离婚决定。
2. 离婚冷静期的意义
离婚冷静期制度的引入,是我国婚姻家庭领域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它体现了对婚姻家庭的尊重和保护,有助于减少因冲动而引发的家庭破裂和社会问题,离婚冷静期也为当事人提供了情感沟通、心理疏导和关系修复的机会,有助于促进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
民政部的后续措施
为确保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顺利实施和有效执行,民政部将采取一系列后续措施。
1. 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
民政部将指导各地继续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婚姻登记制度改革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宣传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和价值观。
2. 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还规定婚姻登记机关应当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民政部将指导各地婚姻登记机关积极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为当事人提供情感沟通、心理疏导和关系修复等全链条全周期的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这将有助于帮助当事人全面清晰认识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学习化解婚姻家庭危机的技巧和方法。
3. 完善监管机制
民政部还将进一步完善对婚姻登记工作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婚姻登记机关的指导和监督,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和机制,确保婚姻登记工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防止重婚、骗婚等违法现象的发生。
婚登取消户口簿是否会导致重婚、骗婚等问题的频发?民政部的权威回应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通过实时在线登记、部门间信息共享、户籍证明的替代作用以及离婚冷静期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和完善,我国将有效防控重婚、骗婚等违法现象的发生,这些措施也将进一步推动婚姻登记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