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势不容乐观,北约正式进入乌克兰,决生死一战开打,法国拼命了
随着乌克兰军队在哈尔科夫、顿涅茨克两个方向上局势的迅速恶化,北约军队终于要正式下场,着手搭救岌岌可危的泽连斯基当局了。当地时间5月27日,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正式签署入境许可证,允许以法国“军事教官”为主的北约军事人员重新进入乌克兰境内,协助乌军新兵训练中心进行“动员兵培训工作”,这一举动被西方舆论认为是乌克兰方面为北约人员,大批量常驻乌克兰境内进行的“技术性铺垫”。
(法国亲自下场,目的是带动所有北约国家入场)
乌克兰军方的这一举动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法国国防部被迫第一时间就出面澄清,法军派遣“军事教官”的计划还在紧张研究当中,形势不容乐观,北约正式进入乌克兰,决生死一战开打,法国拼命了目前法国军方并没有“正式派遣法军人员”进入乌克兰的计划。不过这种掩人耳目的举动反而显得法国政府多少有点心虚。因为,在此之前,俄罗斯军队已经在顿涅茨克战场多次发现法军外籍军团人员的尸骸,法军第2外籍伞兵团和第3外籍炮兵团已经在乌克兰境内参战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实际上,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北约军事人员就以军事观察员、军事教官和雇佣兵的身份隐蔽进入乌克兰境内,在假扮身份的掩护下,北约持续向乌克兰境内派遣大量军事人员,包括北约营、连级的一线作战部队,以及各类型支援部队早已经在乌境内执行各种军事任务。例如乌克兰境内的美西方防空导弹部队、电子战部队和参谋指挥人员中存在大量“换皮”北约军事人员,这也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然而,这次北约不装了。
(西尔斯基只有请求外援一条路可走)
西尔斯基首次公开允许北约教官在乌克兰境内活动,事实上,就是将北约在乌克兰境内的军事活动“撤去伪装、搬上台面”,这等于将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军事对抗高调公开,其意义非同小可。
分析人士认为,北约国家与俄罗斯之间军事对抗的公开化、尖锐化和常态化,将彻底改变当前俄乌冲突的性质,俄乌之间的军事冲突正在从“代理人战争”,转变为“欧洲地缘政治的直接对抗”。随着支持乌克兰的幕后国家逐步走上军事博弈的前台,俄乌冲突的激烈程度很可能会上升到一个新台阶,因为双方都已经没有太多回旋空间,在战场上的军事失败就意味着政治失败,没有第三种选择的余地。
(俄军在顿涅茨克战场打死一名法国第2外籍伞兵团士兵)
在此之前,北约国家虽然暗地里已经向乌克兰境内派遣了数万名军事人员,大量来自法国、英国、格鲁吉亚、波兰和美国的“换皮”军人已经与俄军发生激烈交火,但理论上各方依旧将其定性为“雇佣军”,这种定位安排给北约和俄罗斯在外交上留下了模糊空间。
但是,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允许俄罗斯继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北约国家逐渐进入乌克兰境内已经将“生米煮成熟饭”,北约国家通过乌克兰这个“提线木偶”来消耗俄罗斯的总体战略已经进入第二阶段,眼看乌克兰正在被耗尽,北约只好亲自下场将这场“战略豪赌”进行到底,而法国似乎已经准备进一步加码,正式进入到“拼命状态”。
有分析认为,近几个月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派兵入乌问题上的激烈言论,实际上就是在为北约军事人员公开进入乌克兰境内进行的“政治动员”。最近一段时间,北约国家的一线作战部队在乌克兰西部边境地区进行“不间断”军事演习,都表明北约正在执行一整套对乌新战略,通过向乌克兰境内派遣更多军事人员,继而确保前线乌军的总兵力不至于彻底崩盘。
(曾经意气风发的乌克兰军队现在被打得灰头土脸,形势很严峻)
包括波兰、法国、英国和捷克等北约国家的地面先遣队将以所谓“军事教官和雇佣兵”身份进驻乌克兰西部地区,在此基础上,乌军在利沃夫州、沃伦州、伊万诺-弗兰克夫斯克州、捷尔诺波尔州、日托米尔州、外喀尔巴阡州和里夫韦州等西部9个州的部队将全面投入东部顿巴斯和扎波罗热战场,包括从事边境巡逻和防御的地方守备部队、执行后勤补给任务的军事辅助部队都将被释放出来,继而加强乌军在东部战场的整体兵力。

其次,美国企图通过“腾笼换鸟”,将支援乌克兰的军事任务逐渐移交给欧洲国家,而美国将从东欧方向逐渐抽身,一方面避免与俄罗斯擦枪走火,另一方面,这是将欧盟国家长期捆绑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一种斗争策略,目标是通过俄乌冲突来常态化、长期化消耗欧洲和俄罗斯的综合国力,最终有利于美国继续掌控欧洲安全议题。
(北约军事装备大面积损失,但战场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对于当事国法国来说,法国总统马克龙希望通过“出兵”乌克兰,继而在北约内部表现出“团结一致对俄”的政治态度,同时也是法国借机整合欧洲军事力量,意图“另起炉灶”走出欧洲安全自主化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