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晟馨

泉州浮桥家电维修(浮桥的简介)

晟馨 2024-02-22 605
泉州浮桥家电维修(浮桥的简介)摘要: [db:Intro]...

浮桥,指用船或浮箱代替桥墩,浮在水面的桥梁。军队采用制式器材拼组的军用浮桥,则称舟桥。浮桥的历史记载以中国为早。 <诗经·大雅·大明>记载:“亲迎于渭,造舟为梁”,记载周文王姬昌于公元前1184年在渭河架浮桥。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公孙述在今湖北宜都、宜昌间架设长江浮桥。西晋武帝泰始十年(274年),杜预在今河南孟津附近的黄河架设河阳浮桥,曾持续使用达800多年。在国外,波斯帝国居鲁士大帝于公元前537年在美索不达米亚修建过浮桥;泽尔士一世于公元前 481年为进军欧洲曾在赫勒斯滂(现为达达尼尔海峡)建浮桥,以连接欧、亚大陆。

浮桥的结构形式有两种:①传统的形式是在船或浮箱上架梁、再铺桥面。②舟梁合一的形式,或船只首尾相连,成纵列式,或将舟体紧密排列成带式。为保持浮桥轴线位置不致偏移,在上、下游需设缆索锚碇。为与两岸接通,在两岸需设置过渡梁或跳板。为适应水位涨落,两岸还应设置升降码头或升降栈桥。

浮桥可用于人行、公路、铁路。其构造并不复杂,架拆也方便,但维修费用高。平时可用以应急救灾或作为临时性交通设施,战时可用以保障军队迅速通过江河军用的制式舟桥,为增加其机动性,常用轻金属制成自行式的。

始建于宋乾道年间(1163年)的江西赣州建春门浮桥,又称“东河浮桥”,位于赣州建春门外的贡江之上,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与古朴壮观的宋代古城墙、八境台、涌金门一起构成了赣州一道特有的风景线,被誉为赣州一绝。

宋朝时期赣州三面环水,为了商贸往来,在当时的章河和贡河上建了东河、西河、南河三座浮桥,连接起湖南,福建,江西等地。建国后因架设了公路桥,西河、南河浮桥被拆除,仅留下了东河浮桥。

浮桥全长约400米,桥面宽5米,由100只木船以缆绳相连、以铁锚固定在江面之上,船上架梁,再铺设木板,连接起赣州老城区和章贡区水东镇。因其可以随水面涨幅而上下浮动,800多年来从未被冲垮过,至今仍正常通行。

远观浮桥,宛如一条长龙横卧江面,尽管古时候没有先进的造桥设备,建春门浮桥的质量却非常高,人走在上面几乎感受不到晃动,完美展示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现已成为赣州市的“国宝”级文物。

浮桥横卧江面方便了两岸民众往来,却也阻碍了江面上运输的船只。为此,浮桥每天定时开启,以便来往商船通行。每天开启浮桥时,城墙、浮桥上都站满了看热闹的游客,成为赣州一景。因为浮桥由木船搭建而成,极易腐烂,为了维持浮桥的正常通行,需要及时修补、更换腐烂的部分。桥面板每个月都需要更换,而制造一艘新的木船,需要修船师傅们兢兢业业工作一个多星期才能完成。

现在建春门浮桥的木船依然沿用古老的人工维修和建造工艺,经过木料筛选、配料断料,然后用栎木木板拼接而成,一道道工序非常繁琐。很多修船师傅参与浮桥维护工作几十年,他们日复一日检修维护,只为让古浮桥造福更多来往的行人。

尽管在距浮桥不远处修建了一座新跨江公路大桥,过江也比以前更加方便,但许多赣州人还是习惯走浮桥,假如有机会的话,您也不妨来这里走走转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