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楼市新现象高得房率背后的“赠送面积”争议
随着北京楼市的持续升温,新开盘的住宅项目为了吸引购房者,纷纷推出了高得房率的卖点。近期,一些新盘的得房率甚至超过了100%,这一现象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然而,背后的真相是,这些超高的得房率往往包含了开发商所谓的“赠送面积”,而这些赠送面积并不计入购房合同,这一做法引发了诸多争议。
一、高得房率的诱惑
得房率,即购房者实际可使用的面积与购买面积的比例,是衡量住宅性价比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房价高企的北京,高得房率无疑对购房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一些开发商为了提升项目的竞争力,通过赠送阳台、飘窗、设备平台等非产权面积,使得得房率大幅提升,甚至超过100%。
二、赠送面积的真相
然而,这些所谓的“赠送面积”实际上并不计入购房合同。根据北京市房管局的规定,只有计入产权证的面积才能作为购房者的合法产权。这意味着,开发商赠送的面积虽然可以供购房者使用,但在法律上并不属于购房者的产权范围。一旦发生产权纠纷,购房者可能面临无法维护自己权益的风险。
三、房管局的立场
针对这一现象,北京市房管局已经明确表示,开发商在销售过程中应当如实告知购房者房屋的实际产权面积,不得通过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房管局也提醒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前,务必仔细核对合同中的面积数据,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四、购房者的选择
面对高得房率的诱惑,购房者应当保持理性。在选择房屋时,不仅要关注得房率,更要关注房屋的实际产权面积。购房者还应当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避免因为追求高得房率而忽视了潜在的法律风险。

五、市场的规范
为了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开发商销售行为的监管,确保开发商在宣传和销售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不得通过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也应加强对购房者的法律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六、结语
北京楼市的高得房率现象,虽然短期内能够吸引购房者的眼球,但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并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购房者、开发商以及监管部门都应当共同努力,推动房地产市场的规范化和透明化,确保每一位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高得房率背后的“赠送面积”争议实际上反映了当前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让购房者真正受益。